汽车连接器复杂的失效原因的来源
1、研发设计阶段 2、生产制造阶段 3、产品质检阶段 4、商品出货阶段
• 对实际应用环境考虑不全
• 材料选用不当
• 结构设计不合理 • 重点工艺缺失
• 重点工艺参数失控 • 测试项目遗漏
• 检测精度不够
• 测试方法条件不足以支持验证结论
试验对象是一条长度为1米,二端为Nm的RG223测试电缆组件(BXT P/N:RG223-03-03-1000A),被测的Nm接头的螺套和外导体采用铜镀三元合金材料,内导体则采用镀金黄铜。试验是在以下条件下进行的:
1.试验针对其中一端的Nm接口,与一个Nf连接器进行对接,采用扳手进行连接和拆卸。为了保证精度,采用了不锈钢材料的Nf接头,一般情况下,不锈钢材料的连接器的寿命是1000次,这要比铜材高出整整一倍。
2.每插拔一次为一个循环,每100次插拔后测量一次电缆组件的插入损耗和被试验端的接口的驻波,并记录在2.2GHz频率点上的数值。试验共进行了2400次。
寿命试验结果
终测试结果见图2和图3,其中图2(a)为电缆组件在2.2GHz时插入损耗随着插拔次数的变化,图2(b)为2.2GHz时驻波随着插拔次数的变化。
1.虽然上述试验仅仅针对一只射频连接器,但是从试验结果依然可以得出一些参考结论:
2.正常使用前提下,射频连接器的寿命将会大大**过500次的标准值;在整个频段内,没有发现某个频点有插入损耗和驻波的跳变现象。
3.射频连接器的插入损耗值随着机械磨损而逐渐增加;而驻波则几乎没有变化;从过程看,似乎没有一个明显的失效点,所以在生产线上,如果没有发现电缆的明显故障,应建立强制报废制度,以保证测试指
接触件间距
连接器的小型化和高密度的发展,具体体现在矩形电连接器和印制电路电连接器上,要求间距能达到0.635mm,甚至0.3mm,外形尺寸关键的高度尺寸已减小到1~1.5mm,表面贴装技术(SMT)与小型化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选用耐压性能更高的绝缘材料,才能满足设计尺寸小型化的要求。; N- o+ Y7 Y' Z4 o0 n3 g
爬电距离
它是指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或接触件与壳体之间沿绝缘体表面量得的短距离。爬电距离短*引起表面放电(飞弧)。故有部分连接器的绝缘安装板表面插针(孔)安装孔设计成带凹凸台阶形状,增加爬电距离,以提高抵抗表面放电的能力。9 a, S% n+ S9 I$ J& V3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