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对板连接器故障处理
当板对板连接器出现断路故障时,可能是由于导线使用中折断,连接器接触不良,连接器端子松脱造成的。由于导线在中间断开的故障是很**的,大都是在连接器处断开,因此,检查时应着重仔细检查传感器和连接顺处的导线,是否有松脱和接触不良。由接触不良而引起的板对板连接器断路故障,常是由于连接器端于锈蚀,外界脏污进入端子或连接插座,从而造成接触压力降低。此时,只要把板对板连接器拆下,再重新装插上,以改变它的连接状况,使其恢复正常接触即可。
电连接器技术条件通常都规定了产品使用环境温度和温度,如温度为-55℃~125℃、湿度为40±2℃、95±3%,作者认为;检验环境条件和使用环境条件是有区别的。技术条件规定产品可以在上述温湿度使用环境下工作,并不意味着生产厂在长述使用环境条件下测试绝缘电阻都应满足正常大气压下的考核指标。如在使用温度上限125℃和40±2℃、93±3%温热环境条件下测绝缘电阻,则应按技术条件规定的高温和温热环境试验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而不应按正常大气压下的考核指标进行考核。 A. Q' y# G) t u2 n
耐压持续时间
一般电连接器技术条件均规定为电压施加到规定值后持续1分钟应无击穿、飞弧、放电现象。但许多电连接器生产厂在做成品交收试验时,为提高检测速度往往采用提高试验电压20%,缩短耐压持续时间为5秒或10秒的方法。作者认为,它们之间不存在某种函数关系。从交流耐压击穿机理来分析,击穿主要泄漏引起击穿,即泄漏电流大于规定值就认为击穿。另一种是热击穿,提高试验电压强加泄漏,是否易击穿与时间长短有关。如标GJB1217-91电连接器试验方法规定;试验电压加至规定值后应持续1分种。当有规定时,厂内质量一致性试验时的保持时间可降至少5秒。作者在实践中发现按此规定检验合格出厂的产品,用户在进行**补充筛选时,仍发现有个别产品因绝缘体内部存在缺陷而被击穿。造成上述现象的原因很可能是由于耐压持续时间缩短为5秒,在较短时间内对绝缘体电容充电,还不足以使泄漏电流大于规定值而引起击穿。
了解连接器的可靠性,一般会对连接器进行各种测试,测试一般涉及以下几个项目:插拔力测试、耐久性测试、绝缘电阻测试 、振动测试、机械冲击测试、冷热冲击测试 、混合气体腐蚀测试等。具体测试项目如下:
(一)插拔力测试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插拔力是否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原理:将连接器按规定速率进行完全插合或拔出,记录相应的力值。 (二)耐久性测试
目的:评估反复插拔对连接器的影响,模拟实际使用中连接器的插拔状况。
原理:按照规定速率连续插拔连接器直至达到规定次数。
(三)绝缘电阻测试
目的:验证连接器的绝缘性能是否符合电路设计的要求或经受高温,潮湿等环境应力时,其阻值是否符合有关技术条件的规定。
原理:在连接器的绝缘部分施加电压,从而使绝缘部分的表面或内部产生漏电流而呈现出来的电阻值。
(四)耐电压测试
目的:验证连接器在额定电压下是否能*工作,能否耐受过电位的能力,从而评定连接器绝缘材料或绝缘间隙是否合适原理:在连接器接触件与接触件之间,接触件与外壳之间施加规定电压并保持规定时间,观察样品是否有击穿或放电现象。
(五)接触电阻测试
目的:验证电流流经接触件的接触表面时产生的电阻值 原理:通过对连接器通规定电流,测量连接器两端电压降从而得出电阻值
(六)振动测试:
目的:验证振动对电连接器及其组件性能的影响。
振动类型:随机振动,正弦振动
(七)机械冲击测试
目的:验证连接器及其组件耐冲击的能力或评定其结构是否牢固;
测试波形:半正弦波,方波。
(八)冷热冲击测试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急速的大温差变化下,对于其功能品质的影响。 (九)温湿度组合循环测试
目的:评估连接器在经过高温高湿环境储存后对连接器性能的影响。
(十)高温测试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高温环境中于规定时间后端子和绝缘体性能是否发生变化。
(十一)盐雾测试
目的:评估连接器,端子,镀层耐盐雾腐蚀能力
(十二)混合气体腐蚀测试
目的:评估连接器暴露在不同浓度混合气体中的耐腐蚀能力及对其性能的影